2018年,花錢買一臺電動汽車,被稱為“錢多”,花錢買一臺蔚來牌電動汽車,被稱為“人傻錢多”。
三年過去了,蔚來演進成了中國智能電動汽車旗手,全球智能電動汽車領域頭部公司。不僅如此,身邊還多了小鵬和理想兩位競爭隊友。曾經被預言最快明年關門歇業的“電動三慘”,搖身一變成為領跑時代賽道的“電動三爽”。
2021年過去了,但蔚來、小鵬和理想的故事,才剛剛開始。
蔚來:現金流充裕,實現運營閉環
在已經誕生和消亡的汽車品牌中,從來沒有第二家公司的用戶,比蔚來車主更信仰程度更高。
錨定豪華,打動中產,高舉高打,自上而下,車只是生活方式的入場券,從“對標BBA”到“打造NBA”,以運營用戶為核心工作任務的蔚來,從來沒說自己是一家汽車公司,卻比任何一家汽車公司都懂得如何賣車。
今年是蔚來成立的第七年,回顧過往,蔚來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:2015年至2016年,以高性能超級跑車制造商的角色進軍電動車行業;2017年至2020年,前后發布ES8、ES6和EC6三款高端電動SUV,完成對中高端市場的初步占領;2021年發布基于全新平臺的旗艦轎車ET7和直接對標特斯拉Model 3的中級轎車ET5。ET7負責完善產品矩陣,鞏固品牌定位,ET5負責下沉市場腹地,助力銷量攀升。
與理想、小鵬的技術路線一樣,蔚來堅持全棧自研。
在三電核心技術上,成立全資子公司蔚然動力,負責新能源汽車整車以及動力域核心零部件技術的開發和生產,包括電機及管理系統、電控總成的生產、批發和銷售以及相關配套服務。
在補能體系上,堅持“可充、可換、可升級”思路,搭建全場景化加電體系,提供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加電解決方案,用戶只要在NIO App上發起需求,就會在換電站、充電車、充電樁中選擇最優的加電方案,確保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補能。
蔚來打通換電體系后,推出全新車電分離銷售模式——BaaS,電池即服務。以7萬電池一次支出轉換為980元月租金,分離所有權與使用權,所有權歸屬蔚來旗下電池資產管理公司,讓用戶享受電池技術升級紅利的同時,減少一次性購車成本,降低二手車貶值風險。
截至2021年12月,蔚來在全國已累計建成換電站738座、超充站565座、超充樁3140根、目的地充電站604座、充電樁3348根,接入第三方充電樁超44萬根。蔚來將在2022年春節前完成“五縱三橫四大都市圈”高速換電網絡建設。
2022年,蔚來將持續布局充換電服務網絡,全國范圍內計劃擁有超過 1,300座換電站,6,000根超充樁,10,000根目的地充電樁,并打通超過30條目的地充電路線。
從智能電動汽車行業角度來說,BaaS是一個革命性創新產品。汽車從此不再是簡單的商品,而是一項云服務。從蔚來自身角度來說,BaaS擴寬了用戶覆蓋扇面,加深了全使用周期與用戶間的聯結關系。
在自動駕駛上,蔚來從初期的英特爾Mobileye芯片切換至英偉達Orin芯片,加入激光雷達和800萬像素攝像頭,設定了全球智能電動汽車的硬件標準,符合高端車型定位。
保持節奏推出的新車是蔚來的A面,海底撈式高質量用戶服務則是決定蔚來勝負的B面。許多電動汽車本身的瑕疵——如始終困擾用戶的里程焦慮,不穩定的駕駛輔助表現,都被一攬子高水準服務巧妙化解。服務是蔚來的核心戰場,也是區別于小鵬、理想的獨門武器。
首先讓用戶在社區內,形成一套蔚來式價值觀。隨后讓用戶與蔚來產生情感共鳴,滿足自我實現的精神需求。最后讓用戶把蔚來當作自家公司,建立共榮感。
線上NIO App與線下NIO House+NIO Space的雙重結合,是用戶與蔚來構建共榮感的三大渠道,實現了李斌曾提出的“分享快樂、共同成長”愿景。
線上App除訂車,購買基礎服務外,還是用戶社交的重要場所。據公開數據,蔚來超過50%的新客戶源于老客戶推薦。
線下NIO House是用戶的品牌圣殿,大多數布局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地段,集聚會、服務、娛樂、會議等多功能于一體,是用戶們自我展現的最佳舞臺。
線下NIO Space是蔚來品牌的微型觸點,面積不大但數量多,借此達成銷售網絡的急速擴張和向三線城市的下沉。截止2021年12月,蔚來在中國建成蔚來中心32家和蔚來空間285家,覆蓋城市132個,在挪威奧斯陸建成1個蔚來中心。
值得關注的是,2021年是蔚來全球化元年。繼成功進入挪威市場后,2022年蔚來的產品與全體系服務將在德國、荷蘭、瑞典、丹麥正式落地;2025年,將進入超過25個國家和地區。
在財務數據上,據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,蔚來總營收為98.053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116.6%,環比增長16.1%。汽車銷售收入為86.368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102.4%,環比增長9.2%。
毛利方面,蔚來第三季度整車毛利率為18%,2021年第二季度為20.3%,2020年第三季度為14.5%。綜合毛利率為20.3%,2021年第二季度為18.6%,2020年第三季度為12.9%。
研發費用方面,2021年第三季度研發費用為11.931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101.9%。增長原因是新產品、技術研發費用以及研發人員的增加。
在過去的三季度,蔚來研發的落地成果有很多:ET7以0.208的風阻系數位于全球量產車型第二名;發布75度三元鐵鋰電池包;發布全新升級的Aspen 3.0.0 車機系統。
明年,蔚來將交付包括ET7在內的三款基于NT2.0技術平臺的新車型,有六款車型同時在售,NT2.0的三款車型將具備點到點的自動駕駛能力。
第三季度凈虧損為8.353億元人民幣,同比下降20.2%,環比增長42.3%。除股權激勵費用,調整后凈虧損為5.697億元人民幣,同比下降42.9%,環比增長69.7%。截至2021年09月30日,蔚來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、限制性貨幣資金和短期投資共計470億元人民幣。
理想:產品經理的勝利
一間公司,一個品牌,一位創始人,一臺車。
銷量從0到1萬臺,花了197天。從0到5萬臺,花了501天。到0到10萬臺,花了708天。
從創立的第一天開始,這家造車新勢力就在不停地打破蔚來與小鵬曾經的記錄:最快1萬臺累計交付,最快5萬臺累計交付,最快10萬臺累計交付……
它就是理想汽車,靠聚合三大特征——增程續航、多人家用、智能體驗——于一體的理想ONE,硬生生從豐田漢蘭達、大眾途昂和別克昂科旗手中卡位30至35萬元、六七座中大型SUV單一細分市場優勢的新興品牌。
截止到2021年12月份,理想ONE最新月銷量為13485臺,2021年累計銷量為71025臺,是細分市場中月銷量和年銷量的雙料冠軍。
和兩位競爭隊友相比,理想汽車起步遲,交付晚,產品單一。但憑借著創始人李想強大的“產品經理”特征和“消費電子+互聯網”的團隊屬性,理想汽車走得比蔚來和小鵬更腳踏實地。
首款車型售價落位35萬元,但后續產品彈藥庫充足的理想汽車,目標是通過定義家庭細分場景用車需求,制霸25至50萬元價格區間細分市場。
與蔚來和小鵬的純電技術路線不同,理想汽車是“增程式”的忠實擁躉。
增程式電動汽車,全稱“Extended-Range Electric Vehicle”,做法是在純電動汽車基礎上,裝備一個小型發動機“增程器”為電池充電,行駛時主要依靠發動機為電池提供動力,依靠電池驅動車輛行駛。
理想ONE不存在純電動汽車常見的“里程焦慮”,在電池+55L油箱的合力下,實現總計1080公里續航,遠超大部分純燃油車的續航能力。
“增程式”技術路線曾廣遭大眾質疑其先進性,但理想汽車表示將在未來十年內堅持增程電動平臺車型的更新換代。城市用電,長途燒油是燃油車切換到純電動過程中的最佳解決方案。
在造車新勢力最受關注的自動駕駛全棧自研與路線布局上,理想汽車的選擇是計算中心化、硬件抽象化。
早期理想ONE受制于時間緊迫與量產壓力,只得采用英特爾Mobileye Q4芯片。從2021款開始,理想ONE搭載國產公司地平線的“征程3”芯片。在2022年推出的全尺寸增程式智能SUV X01上,理想將使用英偉達Orin芯片。
未來,理想汽車的愿景是建立中央算力平臺,實現中心計算化,把數據作為區域控制器,將數據在局部整合后,打包返回計算中心。
在傳感器布置上,理想汽車ONE的硬件水平相對樸實,5個毫米波雷達,12個超聲波雷達,5個攝像頭。但硬件實力被軟件潛力全面激發,實現了與蔚來和小鵬統計水平的NOA功能。2022年推出的新車X01將搭載128線激光雷達,補齊硬件功課。
融資歷程上,理想汽車在2020年7月完成美股IPO上市后,又在今年8月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。
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表示,港股募資會聚焦三個方面:第一是電驅技術,包括下一代增程技術和快充技術;第二是自動駕駛能力,包括全棧自研 L2 + ADAS 和NOA 功能;第三是智能座艙。
財務數據上,理想汽車今年三季度營收77.8億元,同比增長209.7%。凈虧損2150萬元,同比收窄79.9%。車輛銷售收入73.9億元,同比增長199.7%。截至2021年9月30日,理想汽車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、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資總額為488.3億元。
理想曾在2020年第四季度實現凈利轉正,單車凈利為0.75萬元,此后又進入虧損狀態。
在營銷體系上,截止11月30日,理想汽車在全國擁有直營售后服務中心和臨時維修中心共162家。2021年的目標是200家,持續開拓三線城市。
小鵬:用普通名字,做不普通事
在“小鵬汽車”這個名字經受長期海量的質疑與吐槽后,何小鵬終于在2021年給出了正面回應:“不換?!?/p>
與還擊同樣振聾發聵的,還有小鵬汽車在2021年交出的奪目成績單。
11月,小鵬總交付15613臺,環比增長54%,同比增長270%,這是小鵬汽車連續第三個月實現單月銷量破萬。
其中P7交付7839臺,環比增長30%;G3系列(含G3和G3i)交付5620臺,環比增長54%;10月份剛開始交付的P5售出2154臺。
今年前11個月,小鵬汽車總交付量為82,155臺,同比上漲285%,壓過理想和蔚來成為新勢力品牌單月銷量第一,并且有極大希望登頂年度總銷量冠軍寶座。
小鵬汽車的成功,是中國汽車公司首次在“智能”細分賽道戰勝跨國車企。這背后,是何小鵬倡導的“做更懂中國的智能汽車”企業愿景的實現,更是全棧自研核心技術,廣泛充電網絡的自然結果。
在自動駕駛上,小鵬汽車是自研電子電氣架構的忠實信徒。以中央網關為核心,聯結自動駕駛、智能座艙兩大域控制器,再深度聚合車身控制單元、整車控制器、電池管理系統等相關ECU,整車支持XPILOT 3.0自動駕駛以及Xmart OS智能座艙。
小鵬汽車力推的XPILOT 3.0被稱為最懂中國道路情況的駕駛輔助系統,與XPILOT 2.5不同,3.0版本的硬件水平進步明顯,主控芯片從Mobileye Q4轉換為英偉達Xavier,動態算力與儲備能力都上了新臺階。
在面向下一階段的布局上,小鵬汽車堅定走上激光雷達之路,XPILOT 3.5配備包含2個激光雷達在內總計32個傳感器,直接下放至第三款量產車型,定位緊湊純電動轎車的小鵬P5,成為造車新勢力中第一家實現激光雷達量產搭載的車企。
小鵬汽車對市場的研判與蔚來高舉高打、理想專注家用的路線有所差異,何小鵬認為中高端市場,即15至30萬元是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里最大的細分市場,市場容量預測將從2020年的640萬臺增長到2025年的1010萬臺。如果2025年電動汽車的銷量是420萬臺,那么中高端細分市場的銷量將達到190萬臺。
因此,小鵬汽車在該價格區位內布下三臺產品:智能電動5座SUV車型G3和G3i,滿足初階需求;智能電動四門轎車P7,普通版搭載XPILOT2.5,可升級XPILOT3.0,主打性能與智能雙高要求的用戶;智能電動家用轎車P5,支持最高階的XPILOT3.5;智能電動旗艦SUV小鵬G9,X-EEA 3.0電子電氣架構的首臺新車,支持XPILOT 4.0,同時也是國內首款基于800V碳化硅平臺的量產車型。
在融資進度上,繼2020年完成美股IPO之后,小鵬汽車于今年7月7日在港交所上市,發行價165港元,總市值2842億港元,是港股“智能汽車第一股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小鵬汽車采用了“雙重主要上市”方式登陸港股,是三年內首例港、美雙重上市的中概股。
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財報顯示,小鵬汽車2021年第三季度總收入為57.2億元,環比增長52.1%。凈虧損為 15.95億元,同比擴大 38.8%。
其中汽車銷售收入為人民幣54.6億元,較2020年同期上升187.7%,較2021年第二季度上升52.3%。2021年第三季度毛利率為14.4%。2020年同期為4.6%,2021年第二季度為11.9%。2021年第三季度汽車毛利率為13.6%。2020年同期為3.2%,2021年第二季度為11.0%。截至2021三季度末,小鵬汽車的現金儲備規模達453.6億元。
在渠道和基礎設施方面,至2021年9月30日,小鵬汽車銷售門店包括271間,覆蓋95個城市。小鵬汽車品牌超級充電站擴展至439座,覆蓋121個城市。
小鵬汽車在2021年明確了品牌定位從“智能汽車引領者”升級為“未來出行探索者”。何小鵬希望小鵬并不僅是一家造車公司,而是以智慧遠見和科技實力,推動出行向更智能、更多維、更低碳的美好未來持續變革。
(來源:界面新聞)